奥鹏作业答案 - 分忧网!奥鹏作业,奥鹏在线作业,奥鹏作业答案及毕业论文分忧

奥鹏作业答案,离线作业,奥鹏作业分忧网

当前位置: 主页 > 奥鹏作业答案 >

南开17秋学期《大学英语(二)》在线作业

时间:2017-09-19 11:07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
17秋学期《大学英语(二)》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 单选题 、单选题(共 50 道试题,共 100 分。) 1. The child is ( ) his father. A. called as B. named as C. named after 满分:2 分 2. A: 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this weekend? B: I

【摘要】大学生社会实践自开展三十年以来,已取得显著成绩。但面对新形势,新环境,在90后的大学生,特别是在工科大学生中开展还存在着一系列问题。这就需要有的放矢地加以改革,创新和发展,以适应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新情况,有效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和全面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能力。
  【关键词】社会实践工科;模式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明确指出:“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对于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大学生社会实践是指按照高等教育培养目标,对高等学校在校学生进行深入社会、依靠社会力量完成的一种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有机结合的教育活动[1]。主要形式有社会考察、社会调查、科技服务、文艺下乡、医疗服务等,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社会实践在工科院校中开展存在的问题
  
  大学生社会实践自20世纪80年代开展以来,在三十年里,经过各高校不断地探索与尝试已经取得了较为显著地成果。但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和内容,社会实践面对新形势,新环境,在90后的大学生,特别是工科大学生中还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
  1.1 大学生社会实践存在的普遍性问题
  1.1.1 师生对社会实践认识不够,重视程度不高
  我国“重智育、轻动手能力” 的应试教育理念在高等学校培养中打下了深深地烙印[2]。教师,学生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重要作用认识不够,过分注重课堂教育上的单向灌输,缺乏课堂外的专业技能、综合素质培养,逐渐形成了学生理论知识强,实践经验缺乏,创造创新性匮乏的局面。
  首先,长期以来,高校教师对社会实践的认识不统一。大部分教师认为社会实践是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一项长期教学任务,将其作为课堂教学外的补充,割裂社会实践与专业学习的关系,社会实践在高等教育中地位边缘化。
  其次,大学生在前十二年的应试教育下,对自身的认识不全面,偏重理论课成绩,对社会实践热情不高,态度不积极,部分学生认为参加社会实践浪费时间和财力。据调查,约有1/4的大学生没有参加过任何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3]。
  1.1.2 社会实践形式内容单一,吸引力不强
  社会实践依托社会大背景进行,但大学生社会实践形式单一,大多数停留在参观访问,认识实习上。开展时间短,为期只有一周左右,仅仅是走过场。在内容上缺乏新意,社会实践与学生所学专业结合不紧,主要局限于社会调查、勤工助学等,并没有真正体现大学生实践长才智,增本领的初衷。而且在社会实践方案设计中并未将学生所学专业理论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社会实践内容脱离社会,得不到社会的支持。此外,社会实践在宣传上又不到位,开展范围不广,对学生的吸引力自然不够强。
  1.1.3 缺乏完善的保障机制
  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是涉及高校共青团、学生管理工作、教学、科研等多方面的系统工程。但现状是大多数社会实践由共青团负责,使得社会实践既没有健全的制度保障,又长期处于不规范的状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实践的开展需要大量的专项经费投入,资金短缺成为社会实践深入持久开展的“瓶颈”。
  1.1.4 评价考核体系不全
  许多高校的社会实践评价考核体系只停留在浅显的层面上,只是考核学生是否参加,是否提交实践报告。对学生所应完成学时、达到学分、成绩等级等方面未做出全面而具体的要求。对于社会实践的选题,完成情况,报告的学术、调研应用价值,基地的长期化建设均不做要求。
  1.2 工科学生社会实践存在的特殊性问题
  1.2.1 学习任务重,学生课余时间相对较少
  工科学生的课程设置相对较紧,以我院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来讲,从大一开始,就要学习高等数学,物理,四大力学等课程,每天课程量很大,必修课要164学分,限选课14分,任选课13学分,公选课5学分,共计196学分。与文科专业相比,土木学生的课程紧,难度大,任务重,可支配课余时间少,参加社会实践时间少,积极性不高。
  1.2.2 学生性格内向,主动性差,社交能力差
  工科院校专业性较强,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过多地偏重于大学生专业技术方面的培养,而忽视或不重视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养成及健全人格的训练和提高[4]。为此,工科学生人格特征谦虚、克己、处事认真、严肃审慎但又比较保守,尊重传统观念和行为标准[5]。对于需要学生走出校园,走进工矿企业,社区,农村,了解国情,服务社会,增长才干的社会实践,工科学生对此兴趣不高,参与性不强。
  1.2.3 工科学生实验实践环节多,但未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工科学生课程紧,根据其课程专业性质,学生需要在期末考试后的实践设计周进行课程实验,实习,参观,课程设计等作为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形式,却未将其列为社会实践活动内容,师生对社会实践概念认识不全。
  而且工科专业的实验实践环节,主要依据学生掌握的课程知识而设计建立,旨在学生加深对课程知识点的理解,同时提高实际操作能力[4]。但工科知识点抽象,逻辑推理性强,很多学生基础知识不扎实,对知识点的理解还不够透彻,所以对实验实践环节一知半解的进行,无法达到预期效果。
  
  二、社会实践在工科院校的开展模式
  
  2.1 根据不同年级的学生特点,做不同类型的社会实践教育
  大学生接受高等教育,不仅学习专业知识,同时也在进行自我管理,自我学习,自我教育。大一新生刚进入大学,最主要面临的是适应问题;大二学生在逐渐适应了大学生活以后,人际交往问题成为其主要问题;经济问题和英语过级问题是大三学生面临的主要问题;而对于大四学生而言,最重要的莫过于考研和就业问题。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社会实践有的放矢的开展。一年级学生着重理想信念教育;二年级强调社会责任意识教育;三年级以上的学生应把服务社会和培养成才意识作为首要任务[6]。
  具体而言,大一学生在学习,生活,交往上的适应,可以通过社区,农村志愿者服务,学生社团内助理的担当等社会实践中得到自我锻炼和改善。随着高年级专业知识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了较好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参加学术实践,如学术调研,专业实验,专业认识实习,专业课程设计,生产实习等,可以大大提高了大学生的学术水平和实际应用能力。
  2.2 根据学生课程紧,课余时间少情况,紧密与专业实习和学生就业相结合
  工科学生课程紧,课余时间少,为了切实发挥社会实践活动服务社会的功能,在选择实践活动项目上,充分结合学生自身学科专业的特点,提高社会实践的专业化,深度化。教师在教授学生专业知识的同时,引入社会实践,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2.3 结合专业特色,将社会实践教育的课程化
  社会实践是一门特殊的课程,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见》中明确指出:“要把社会实践纳入学校教学计划,规定学时学分,对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提出时间和任务要求。要把大学生社会实践作为对高等学校办学质量和水平评估考核的重要指标,纳入高等学校党的建设和教育教学评估体系。”在高校教学计划中,社会实践课程一般作为低年级“两课”中某一章节进行授课,而没有将社会实践进行系统化教授。建议在高校中将实践项目的选题,内容,实践队伍的组织,实践方案设计,实践项目的实施等进行独立授课,设立社会实践这一专业课。学生通过对社会实践课程的学习,对社会实践深度和广度得到了提高,而不只是参观后写一份实践报告草草了事。
 

(责任编辑:admin)要这答案加QQ:800020900 或加微信:q800020900 获取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