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鹏作业分忧网

主页 > 奥鹏作业答案

南开17秋学期《财务分析概论》在线作业

提要建国初期,在以优先发展重工业为特征的赶超型发展战略影响下,我国通过一系列的制度安排,最终导致了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的形成。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村问题日益突出,一系列问题使得我国的“二元经济”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如何解决农村问题,实现我国二元经济向一元化转换,最终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已经成为国家规划层面上的议题。本文从分析我国现阶段二元经济现状入手,探讨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矛盾,最终给出实现一元化转换的对策。
  关键词:二元经济;一元化;对策
  中图分类号:F12文献标识码:A
  
  一、传统二元经济结构理论概述
  
  (一)二元经济结构理论在西方的起源和发展。二元经济结构理论是西方发展经济学中的基础性理论之一。亚当·斯密指出,“农业上劳动力的增进,总跟不上制造业上劳动力增进的主要原因,也许就是农业不能采用完全的分工制度”,这可以看作是二元经济思想的最初萌芽。1954年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刘易斯发表题为《劳动力无限供给下的经济发展》的论文,系统地提出了二元经济模型。刘易斯指出,在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着二元经济结构,即社会经济发展中并存着两个部门:一个是农村中以农业和手工业为主的传统部门,一个是城市中以制造业为中心的现代部门。二元经济结构的实质是指一个社会的经济运行中存在两种资源配置的基础手段或社会经济的运行机制。对于如何促使二元经济向一元经济转变,刘易斯认为必须使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化转移。此后费景汉、拉尼斯修正了刘易斯模型中的假设,在考虑工农业两个部门平衡增长的基础上,完善了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二元经济发展思想。这样刘易斯-费景汉-拉尼斯模型就成为古典主义模式下分析二元经济问题的经典模型。然而,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理论将农村劳动力视为无限供给的,这招致了许多经济学家的批评。同时,刘易斯认为农业劳动力的边际劳动生产率为零,农业只是一个向现代工业提供资本积累和输送劳动力的被动部门,这与发展中国家的现实也存在一定的偏差。出于对刘易斯-费景汉-拉尼斯模型的反思,乔根森力图在一个新古典主义的框架内探讨工业部门和农业部门的发展问题,哈罗斯和托达罗拓展了发展中国家产业之间的劳动力流动理论。
  (二)二元经济结构转变的进程。二元经济结构一元化过程,就是传统农业与非农业现代部门之间转化的过程,农业比重相对减少,工业比重相对增加,即工业化的过程。由于考虑到工农两个部门的平衡增长,费景汉—拉尼斯模型相比刘易斯模型更具有现实参考价值。该模型将二元经济的转变具体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劳动力无限供给阶段。大量的农村劳动力边际生产率为零甚至为负,工业部门可以在既定的工资率下获得所需的劳动力。劳动力从农业部门流入工业部门,既不会使农业总产量减少,也不会引起工业部门工资率的提高;第二阶段,农村劳动力的边际产量大于零,但小于劳动的平均产量。此时,劳动力从农业向工业部门转移的机会成本增加,工业部门所吸收的劳动力是边际生产力低于农业部门平均产量的剩余劳动力。农业劳动生产率的迅速提高带来的效益远远超过转移出去的那部分农业劳动力给农业带来的损失,工业也将在此基础上持续扩张,二元经济结构转换时期将缩短;随着农业剩余劳动力全部被吸收,经济发展到第三阶段,农业劳动的边际产出等于固定不变的制度工资。在这个阶段,劳动力和资本一样也成为稀缺的生产要素,农民的收入和工业部门的工资都由其边际生产力决定。因此,二元经济结构的转换最终完成。
  
  二、我国二元经济结构形成的原因
  
  (一)建国初期“以农养工”的政策。建国之初,由于国家经济实力的有限性,为了加快经济的复苏,国家采取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发展政策,通过工农业产品之间的“剪刀差”牺牲农业、补偿工业。农业剩余哺育了我国工业成长,强劲支持了我国的工业化建设,却严重削弱了农业的积累能力与再生产能力,这种经济发展战略人为地促进了二元经济结构的形成。
  (二)城乡间的“分割”治理制度。从建国开始到1978年,我国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实行了对城市工商业的垄断经营和城乡隔离体制等政策和措施。人民公社制度在组织上保证了对农民和农业剩余的控制;统购统销制度规定国家对农村余粮实行征购,对城市用粮实行计划供应,国家严格控制粮食流通渠道;城乡间严格隔离的户籍制度使城乡形成劳动力、资本、生产资料等生产要素互不流动的两个分隔市场,农村彻底失去了与市场的联系。这些强制性的制度使得农业部门所释放出的劳动力及其他生产要素很难向城市流动,强化了二元经济结构。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的形成具有经济和政策双重因素,这为我们解决“二元经济”结构带来许多需要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三、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现状及其影响
  
  (一)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现状。1978年随着改革开放的执行,城乡隔离的体制有所松动,但农民进城后就业和生活仍有很大的困难,这限制了农业人口的自由流动。其次,政府“重城轻乡”的政策思想没有根本的改变,在各项政策上仍把城市作为改革和发展的重点。另外,由于我国农业人口数量庞大、教育落后以及工业吸纳能力不足等原因,使得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集聚、农业生产率低下,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转换面临着种种困难。随着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化,我国二元经济结构又出现了新的特征——“双重二元经济结构”,即城市中传统工业与现代工业并存;农村中传统农业与乡镇企业并存。这一新特征给我国经济结构的转变又带来了新的问题。
  (二)二元经济结构对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消极影响
  1、二元经济结构导致农业严重落后于其他产业。在二元经济结构中,国家在分配政策上必然出现“重工业轻农业、重城市轻农村、重市民轻农民”的格局,工农业发展比例严重失调。发展经济学家按照工农业关系的一般发展趋势,将工业化划分为三个阶段:一是工业化初期阶段,农业支持工业发展阶段;二是工业化中期阶段,农业与工业平等协调发展阶段;三是工业化完成阶段,工业反哺农业阶段。在工业化中期,是工农业平衡发展阶段。但是,处于工业化中期的我国,工农业发展不仅严重失衡,农业仍继续承担向工业提供资金积累。由此可见,国家对农业的多取少予使我国农业长期无法自由发展,这必然导致农业发展严重落后于工业。
  2、二元经济结构下农村发展缓慢、建设落后。现代化建设的三十年来,我国的城市发展取得了骄人的成绩,而相比之下,农村发展滞后,状况令人十分焦虑。国家每年对农业进行大量转移支付,但资金不足仍是农村的首要问题。我国大多数农村发展缓慢,甚至处于停滞状态:农村卫生环境差,医疗设施落后;农民住房破旧,农村规划混乱;农业基础设施基本损坏殆尽。
  3、二元经济结构使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消费水平差距日益拉大。农业发展的滞后不可避免地导致农民生活水平的落后。据统计,1978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为2.57∶1,其后由于1978~1985年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收入迅速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差距1983年一度缩小到1.7∶1,为历史最低点。随后我国经济进入高速增长阶段,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不但没有缩小,反而不断扩大。2007年达到2.12∶1,收入水平直接决定着消费水平。据统计,1983~1985年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差距为2.2∶1,1997年以后一直稳定在3.1∶1左右。近几年来,由于城市居民收入水平提高较快,农村居民收入水平提高缓慢,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已经扩大到4∶1。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拉大,导致农村消费日益萎缩。2006年我国占全国人口70%的农村人口只消费了30%。而与此同时,城市市场不仅消费数量增加,而且消费档次也在不断提高。
四、我国二元经济结构一元化的矛盾及解决对策
  
  (一)我国二元经济结构一元化面临的矛盾
  1、土地自由流转的需求与现行土地制度的矛盾。土地作为一项重要的生产要素,只有通过市场机制实行自由流转才能达到资源的最优化配置。现阶段,我国实行的是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核心的土地制度。这种制度下,土地所有权归集体所有,农民仅享有土地的使用权和经营权,农民并非土地的产权主体,土地的产权模糊,这成为限制土地自由流转的根本制度障碍。土地制度的障碍制约了农村土地的市场化,阻碍了农业向现代化和规模化经营发展,也限制了农村劳动力完全脱离土地,自由向外移动。
  2、人口流动与城乡隔离户籍制度的矛盾。根据西方二元经济理论,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工业转移是二元经济一元化的重要条件。从我国二元经济形成原因中可知,城乡隔离的户籍制度是制约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重要因素。虽然自改革开放以来,这种隔离的户籍制度有所松动,农村剩余劳动力允许进城务工,但这种流动大多数是阶段性的,农村劳动力市场滞后,农民流动不足。另外,农民进城后仍保持农村户籍,无法享受城市的福利和社会保障。农村儿童进城后上学也受到约束,生活中受到很多限制。城乡户籍的差别待遇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着农民进城的积极性,限制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农村资金转移到城市的情况下,劳动力却无法自由流动,农村发展资金严重不足,城乡差距日益扩大。
  3、劳动力素质不足与市场高要求的矛盾。在市场机制下,劳动力的配置是由市场进行调配的。市场调配按照劳动力素质的高低进行地区职业配置。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就业不足的现象日益严重。经济增长方式和经济结构的转变要求劳动力不断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和知识水平。我国农村教育落后,农民受教育水平低,劳动技能低下,即使可以进城务工,一般只能从事劳动密集型工作,有的甚至无法就业。另外,农民信息渠道闭塞,自身又缺乏科学判断的能力,因此进城寻找工作盲目,很难找到适合的工作。在市场的高要求下,农民素质不足成为农村劳动力非农化转移的又一大障碍,限制了二元经济的转化。
  (二)我国实现二元经济一元化的对策。针对我国现阶段二元经济结构现状及转化的矛盾,笔者建议:
  1、提高工业化水平,促进城市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需求。虽然我国城市目前已经出现了大批的失业人口,但城市仍具有很大的扩展空间,是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最好场所。我国应加速城市的工业化进程,在进行城市建设的同时创造出更多的岗位,促进各产业,尤其是第三产业对劳动力的需求量。
  2、加强我国农村的自身发展,实现农村劳动力的就地转移。依据西方发展经济学理论,农业的自身发展在经济一元化的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当前,我国农业劳动生产率低,农业附加值小,农产品单一,农村剩余劳动力多。因此,促进我国农业自身发展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农业应扩大自主创新,增加农产品种类,改变以往单纯种植的方式,进行农产品的深加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建立的加工企业同时可以实现剩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
  3、政府加大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保障。农民进城后,在城市缺乏社会保障问题一直是抑制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因素。政府应当消除城市对农村劳动力的歧视,在法律上保障他们在城市的福利和社会保障,创造平等的就业环境。同时,政府应加强对进城农村劳动力的知识和技能培训,提高他们自身的素质,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创造出更好的条件。
  (作者单位:安徽大学经济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瞿淦.我国二元经济结构及其转换途径[J].中国外资,2008.12.
  [2]金沙.农民工回流与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的转换[J].经济纵横,2009.1.
  [3]张树安.我国二元经济结构向一元化经济结构转化中农村城市化问题新探[J].农村经济,2005.6.
  [4]郭志军.刍议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的转换[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8.10x.
  [5]宗强.从农民工权益保障谈我国二元经济结构向一元经济结构的转化[J].前沿论坛,2008.3.
  [6]刘喜丽.我国二元经济向一元经济转化必要性分析[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7.4x.
  [7]姜沙沙.我国二元经济结构转化的障碍分析[J].沈阳大学学报,2008.2.
 

(责任编辑:admin)
要这答案加QQ:800020900 或加微信:apzy123 获取

    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