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鹏作业分忧网

主页 > 奥鹏作业答案

南开17秋学期《财务报表分析》在线作业

摘 要 本文在借鉴国内外相关领域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县域经济角度分析了三省交界区域的经济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原因,并提出了该类地区经济发展的可行性策略。这一研究将对全国范围内三省交界区域的经济发展产生重要指导意义。
  关键词:三省交界 县域经济 发展模式 可行性策略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进入新世纪,我国加大了统筹区域经济发展的力度,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等战略,由此开始进入落实统筹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新阶段。三省交界区域是我国协调区域发展的重点和难点地区。然而受各种条件的限制,各省区三省交界地区的经济发展往往以其中心城市和大城市及周围地区为主体进行生产力的布局,三省交界区的经济发展则难以受到重视。即使在资源环境优势明显的交界地区,由于不同开发主体存在利益差别,各自为政的现象形成了对基础设施建设和软硬件环境建设的刚性约束,导致过度开发和项目盲目上马,严重影响了资源组合优势和区域整体效益的发挥,引发巨大的“经济塌陷”。这些区域经济社会事业发展更多的表现为欠发达性、不平衡性和不可持续性等典型特征 。然而,在我国,对于三省交界处以县域经济为主题的研究和成果则相对不足。本文在参考以上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冀鲁豫三省交界处为例,对三省交界区域的县域经济发展策略进行了研究。
  二、 冀鲁豫三省交界处县域经济社会事业发展的现状分析
  如图1所示,大名县、莘县和南乐县地处我国冀鲁豫三省交界地区,三县分别隶属于邯郸市、聊城市和濮阳市,总面积为3063平方千米,人口达220万(2008)左右。
  
  表1显示了2004年三县的产业产值及构成情况。从各县内部来看,莘县三次产业比例大致为1:1.43:1.33,相对比较平衡;而大名县和南乐县分别为1.17:1.52:1和1.72:1.87:1,三次产业比重差异明显。同时,在三个县之间三次产业的产值和比重均表现出了较大的差异性。这说明,三个县产业发展水平不同,存在产业产业互补、竞争和合作的空间。
  
  图2显示了三个县2000年到2004年的经济发展状况。一方面,三个县自进入新世纪以来经济均呈现较快发展势头;另一方面,三个县发展的差距也在不断加大,尤其是莘县和南乐县,经济发展水平悬殊。由图3可以看出,三个县的GDP占全省GDP的比重大致呈下降趋势。因而可以看出,尽管三个县的经济不断发展,但是在省内的经济地位却是在下降的,同三个县面积和人口占全省的比重不相适应,这说明冀鲁豫三省交界区域经济发展逐渐滞后于省内发展。
  
  三、 冀鲁豫三省交界处县域经济社会事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行政区经济”效应阻碍交界处生产要素跨县流通。 “行政区经济”实质是地方政府为追求地方经济利益而强烈的干预区域经济的运行,通过设置行政藩篱使得企业跨区域扩展受到严重阻碍,科技、劳动力、资源等生产要素流通受到限制,全国经济被分割成以行政区划为界限的少有关联的经济单位。在本文中的县域经济即属于“行政区经济”的范畴。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完善,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加深,以省区为行政单位之间的行政壁垒开始逐渐减少,省区互动成为主流。然而,以河北、山东和河南为例,受较长一段时间我国经济体制、政府职能和政府行为等的影响,“行政区经济”效应的惯性在三省交界的边远地区仍留有明显的痕迹。同时,在跨省区的企业、技术和劳务人员的转移仍然主要集中在三省经济较为发达的省府及地级中心城市,处在三省交界地带的大名县、莘县和南乐县很难或者很少接收对方大规模的企业转移和工程项目投资。
  (二)“行政区边缘经济”效应阻碍省内生产要素的均衡流通和配置。
  “行政区边缘经济”是指国家经济内由于行政区划、政府职能和地方政府行为对区域经济的刚性约束和“边缘效应”的影响而在行政区交界地带产生的一种特殊的、具有分割性和边缘性的区域经济 。其中,空间距离因素是产生“行政区边缘效应”的首要因素,因而在省际尤其是三省交界的小区域范围内表现的尤为明显。一般而言,三省交界处大都远离省内的经济和政治中心,受到其经济发展辐射和带动机会很少。并且,各省在制定全省的发展规划中,客观地选择了加强区域内部生产一体化和综合化发展战略,往往以省内大城市和中心城市为主体,而三省交界处的区域则很难受到发展重视。最终导致这些地区得到大中城市发展的效益少,从而在经济上表现出了低水平、迟滞性特征。
  (三)基础设施成为壁垒,未能实现共建共享。
  许多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发展和振兴,都是以加强交通建设为先导。以交通为主导的基础设施建设对于处在三省交界地区的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因而,县域交通和农村交通建设以及同周围县市的交通联系状况从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县域经济的发展,农村交通建设更是起到基础性作用。在冀鲁豫三省交界处,国道和省道构成了联系三省县市的主导交通骨架,而大名县、莘县和南乐县内部的重要交通干线分布密度相对较低,三县之间缺乏直接的道路交通联系,三县内部农村道路建设更是严重不足,许多农村内部甚至没有畅通的公路,村与村形成独立的点状分布。同时,由于资金受限,其他基础设施的建设也主要集中在县城周围,各县独自建设,很难实现共建共享,极大束缚了基础设施的使用效率和作用空间。这种情况下,县域内部以及县与县之间很难在经济上形成紧密联系和互动,加大了同大中城市周围地区经济发展的差距。
  四、 冀鲁豫三省交界处发展县域经济的优势条件及可行性策略分析
  (一)发挥优越的区位优势,制定科学的三省交界地区发展规划。
  1、制定冀鲁豫三省交界地区县域经济发展规划,彻底打破行政区边界效应。
  行政区之间的边界影响着不同地域之间的经济联系和人文差异,从而产生边界效应,表现为屏障效应和中介效应。屏障效应是指由于三省交界地区的自然地理和人文社会要素的差异,使得该地区成为经济社会发展和同外界交流的低谷地带;中介效应是指在三省交界处是一条人文界限,界限周围往往具有山水同源、文化语言同种的有利条件,可以有效促进交界地区的空间相互作用。如果发挥得当,两种效应可以实现相互转化,使得三省交界地带成为经济社会联系最为紧密的地带 。大名县、莘县和南乐县三县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通过相关人员的培训、交流和实地调研,在全面了解交界地区三县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的基础上,以三县所辖范围为整体,遵循本省市国民经济发展规划的原则,制定有针对性的冀鲁豫三省交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由于规划范围的限制,规划年限不宜过长,以3-5年为宜。规划一旦制定,各县的发展必须以此为导向,彻底打破屏障效应,并充分发挥冀鲁豫三省交界地区作为革命老区的巨大优势,实现在沟通理解方面联谊、在社会治安方面联防、在经济发展方面联手,实现中介效应。
  2、坚持分类指导和发挥特色,加强村庄规划编制。
  发展县域经济,农村是薄弱的一环,同时也是最基础的环节,把农村经济搞活对于发展县域经济具有很大的意义。为此,要以三县整体发展规划为依据,以三县范围的所有农村居民点为对象,以各村委员会为主体,遵循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方针,制定村庄经济发展规划。首先,对于分布在县城周围经济实力较强的村庄,做到同县域规划相对接的高起点、高层次和高目标规划。其次,对于远离县城较为偏僻地区的村庄,坚持发挥其比较优势,重点发展体现乡土浓郁文化氛围的特色农业和副业。第三,村庄规划宜以年为周期,按照“年初制定、年末审核”的步骤进行。第四,单个村庄发展规划的制定要充分考虑到相邻村庄的发展规划内容,通过村与村之间的互动实现发展目标和步骤的协调性和一致性,避免盲目性。
 (二)成立冀鲁豫三省交界处县域经济发展委员会,加强跨界组织与管理。
  所谓跨界组织与管理,是指跨越地方政府所辖的行政区域(行政区划) 或跨越某一专业职能部门所辖地域(非行政区划) 的组织与管理, 它是解决区域矛盾的一种重要手段 。在美国田纳西流域管理法中,也提及了通过设立专门的开发管理机构—田纳西流域管理局(TVA),行政上不受各州政府的管理,又获得《田纳西流域管理局法》的法律保障,保证了流域治理与长期开发的稳定和高效进行 。以上实例说明,一个在法律支撑下的强有力的跨界组织管理机构对于一个区域的各项社会经济事业的发展会起到巨大的作用。因此,在我国冀鲁豫三省交界处,成立县域经济发展委员会作为跨界组织和管理的专门性机构,通过国家立法或三省共同立法,确保其不受各省的行政干预,为该机构统一实施经济发展规划提供法律保障,必将有力解决当前三省交界处县域经济发展滞后的问题。
  (三)把以交通为核心的基础设施建设作为今后的3-5年重要的任务来抓。
  富饶与贫穷,美丽与落后,这往往是我国三省交界偏远地区存在的两对矛盾。究其原因,除了受地理位置因素影响外,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不足也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道路交通设施建设跟上经济发展的需求,将会为经济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地处冀鲁豫三省交界地区的大名县、莘县和南乐县受交通制约,很难实现整个县域范围内外的人员流动配置,阻碍了资金、技术和劳务的流动。因此,把以交通为核心的基础设施建设作为三县范围内十分重要的任务来抓,力争在3-5年时间内,形成村村通公路、各种交通通讯方式布局成网的局面,加快实现经济的发展和地区的开放。
  五、 结论
  总之,一方面我国三省交界地区县域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较为薄弱,是全国范围内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的重点和难点地区,另一方面也存在开发和发展的巨大潜力,面临着较好的发展机遇。在新形势下,遵循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从实际出发制定不同省际交界地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以期真正转向经济更好更快的发展轨道,成为新时期的崭新经济增长点。
  (作者单位: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2007级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
  
  注释:
  安树伟. 行政区边缘经济论—中国省区交界地带经济活动分析.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6.
  安树伟,母爱英. 省级“行政区边缘经济”与统筹区域协调发展.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2005,15(6):52-56.
  汤建中,张兵,陈瑛. 边界效应与跨国界经济合作的地域模式—以东亚地区为例.人文地理,2002,17(1).
  刘君德. 一个长期被忽视的重要领域-跨界组织与管理问题.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1999:44-46.
  田纳西河流域管理法. 水利水电快报,2005,26(1):4-10.
 

(责任编辑:admin)
要这答案加QQ:800020900 或加微信:apzy123 获取

    提示信息×